一、单项选择题
11.我国新时期的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诞生于()。
A.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广西B.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广西
C.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广东 D.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广东
12.我国政府安排的支农财政投入是随着财力的增强而不断增加的。这说明,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关键是( )。
A.大力增加财政收入B.努力发展经济
C.增加税收收入D.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政策
13.下列土地不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的是()。
A.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
B.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
C.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
D.集体经济组织还未开垦的荒地
14.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 )”建设,加大扶持力度,改造提升特色林业,调整优化林种结构,完善林区基础设施,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和繁荣。
A.绿色浙江B.山区浙江
C.高空浙江D.山上浙江
15.为加快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 )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
A.金农B.金盾
C.金网D.金穗
参考答案解析
11.【答案】A。解析:1980年广西宜山、罗城两县的农民自发的组成了一种准政权性质的群众自治组织即村民委员会,至此标志着人民公社化以来的生产大队的行政管理体制开始解体,此时的村委会的功能在此只是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的治安;之后河北、四川等省农村也出现了类似的群众性组织,并且越来越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扩展。1982年宪法确认了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因此为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依据。1988年6月1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试行,之后约有60%的行政村初步实行了村民自治,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稿正式颁布实施,从民主原则到公民行为经历了巨大的历史跨越,也是自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政治生活的最大变化。
12.【答案】A。解析:由“支农财政投入随着财力的增强而不断增加”可知,为了使财政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即A项增加财政资金的总量。B、C、D三项都是影响财政收人的主要因素。
13.【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下列土地应当用于调整承包土地或者承包给新增人口:(一)集体经济组织依法预留的机动地;(二)通过依法开垦等方式增加的;(三)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故正确答案为D。
14.【答案】D。
15.【答案】A。解析: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人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积极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服务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农业生产中积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