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莫拉克”过后台州海域出现大量巨型水母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9-08-13 00:00

    台风"莫拉克"过后,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胜利村渔民林金福又开始了打鱼作业。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不到半个小时,渔网周围就游来了60多只、近2吨重的水母。眼看水母越来越多,林金福只好收起了渔网。因为如果继续下去,他的整个渔网将涨破。

    林金福说,他在台州市大
陈海域捕鱼近30年,顶多在海洋里看到零星水母,但台风"莫拉克"过后出现的水母数量惊人,成千上万,如同一个个巨型蘑菇浮游在海面上,伞盖直径有一两米。据林金福估测,大的水母有40公斤重,小的水母也有15公斤。

    据了解,此次爆发的水母除了体型巨大外,与以往的水母有着明显差别的是,体色都为粉红色。按渔民的说法,过去他们见到的都是一些"烂网蛇",是无色透明的水母,就是经过处理以后也不能食用;而这次他们见到的是"尚鱼"(形状像光头和尚一样而得名),它经过食盐、明矾三次加工、腌制,滤去水分后就制成食品,但可食性很差。

    据渔民反映,100公斤"尚鱼"可腌制成4公斤食用海蜇,目前每公斤市场销售价在18元左右。谈到为什么不将其加工、腌制时,渔民异口同声地说道,这种"尚鱼"加工、腌制工序很麻烦。按目前劳动力价格计算,根本嫌不到钱,因此,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

    据当地水产专家称,渔民所讲的"尚鱼"其实叫沙海蜇。由于沙海蜇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因此其繁殖能力也很快,持续时间也很长,可以说是一种海洋中的生物灾害。目前渔业部门对这种"天灾"也没有好办法。

    水母大量出现后,大陈渔民只好收起渔网,在家待着。当前正值拖虾黄金季节,渔民说,没有虾捕,他们的收入来源就成问题。

    那么,为什么台风过后水母会暴发?椒江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陈清建分析道,由于台风过后,大量含有有机质的河水流入大海中,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而富营养化的海域会提供给小浮游生物充分的养分,水母又以这些小浮游生物为食。富营养化的水域含氧量会降低,这样境况使得鱼类生存环境恶化,但对于水母来说,本身对氧气含量的要求不是太高,所以造成水母数量的暴增。

    据陈清建介绍,水母属于低等腔肠动物,寿命大概有一两个星期。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