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地专家独家深度剖析公务员考试之演绎推理(二)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7-04-05 00:00
二、逻辑推理题目的解题法

1、 解题原则

1.1 头脑空白原则:排除杂念,只跟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推理

1.2 假设真原则:文章说的就是真的

【例题】

现代鸟类和恐龙有共同的骨骼特点,有这种骨骼特点的生物都是恐龙。

从文章中可以推出哪个答案:

A.现代鸟类都是恐龙

B.恐龙都是现代鸟类

【解答】

毫无疑问,选择A,尽管答案在现实中此选项毫无道理可言。逻辑题目本身是个封闭体系,在推理中由中项“骨骼特点”将“现代鸟类”和“恐龙”联系起来,是一个简单的三段论推理。

1.3 不需要充分性原则:答案不一定必然,不要太较真

【例题】

LM看到天上飞过一只乌鸦,所以得出结论,LM马上会看到另一只乌鸦飞过。

哪个选项可以支持上文的结论:

A. 乌鸦总是成群飞

B. LM眼花

【解答】

选A,尽管即使“乌鸦总是成群飞”也不能说明下面看到的一定是乌鸦,但是只要存在乌鸦总是成群飞这个条件,下一只是乌鸦的可能性就已经大大提高了,已经可以支持作者的观点。

支持,并不是说要明论点一定对;削弱,也不一定要说论点一定错;解释,也不一定要求一定可以导致结果

2、解题步骤

2.1首先看问题

根据题目问法对题目进行分类,进一步确定读题的重点和做题的方法。

题目的进一步分类:

 推理类:结论和解释题目

 评价推理类:假设、支持、削弱和评价题目

 逻辑描述类:逻辑方法题目

2.2其次读文章

不同类型的问题阅读重点不同,在后面的内容中会详细论述。

2.3最后选答案

两个工作,迅速去掉明显不正确的,找出或者预测出正确的。

3、 题目解法细则

3.1 推理类题目

3.11 概述

 所谓推理类题目,即是已知前提A,进而要求推出结论B的题目。

 对于A→B而言,仅代表前提推出结论的关系,也就是从充分条件A推出必要条件B;而前提和结论关系与因果关系并不一定完全联系,在推理的时候既可以顺藤摸瓜也可以顺瓜摸藤。

【例题】:

A:SKII事件

 根据此前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SKII的美誉度受损,我们在选择化妆品的时候尽量不要选择SKII等等。

这里得出的结论事实上是事件的结果,顺藤摸瓜。

 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P&G没跟政府搞好关系

这里得出的结论其实是时间的原因,顺瓜摸藤。

3.12 结论题

3.121 定义:跟据文章推出结论选项的题目

3.122 问法:

如以上论述正确,那么基于此也一定正确的一项是

上面陈述支持的观点是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

上述信息最支持的一项论断是

从这段文字中,不能推出的是

3.123 解题法:三段论法,选项排除法

三段论

【例题1】:人体血液中高浓度脂蛋白含量的提高可以增加人体排除胆固醇的能力,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某些人通过一个经常锻炼和减轻体重的计划使血液中的高浓度脂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以下哪一项能够从以上论述中正确地推导出来?

(A)那些体重不足的人不会有血液中出现高含量胆固醇的风险。

(B)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在人生晚期在血液中出现高含量胆固醇的风险较高。

(C)锻炼和减轻体重是降低人体血液胆固醇含量的最有效方法。

(D)一个经常锻炼和减轻体重的项目降低了某些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解析】:D

【绝技】:为了题目做的快,对于选项中出现了原文中没有出现过得内容(红字部 分),可以直接排除。

人体血液中高浓度脂蛋白含量的提高可以增加人体排除胆固醇的能力,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某些人通过一个经常锻炼和减轻体重的计划使血液中的高浓度脂蛋白含量显著提高。

以下哪一项能够从以上论述中正确地推导出来?

(A)那些体重不足的人不会有血液中出现高含量胆固醇的风险。

(B)那些不经常锻炼的人在人生晚期在血液中出现高含量胆固醇的风险较高。

(C)锻炼和减轻体重是降低人体血液胆固醇含量的最有效方法。

(D)一个经常锻炼和减轻体重的项目降低了某些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例题2】:规模相当于摧毁西伯利亚森林的那一次在地球大气层中的陨石爆炸,威力大概相当于1200万吨级的核爆炸,一个世纪大概出现一次。

由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控制的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对于未预料到的情况的反应是无法预测的。

如果以上关于由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控制的高度自动化的核导弹防御系统的陈述是正确的,可以最适当地得出以下哪一个结论?

(A)在它建成后的一个世纪内,该系统会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并且可能由于偶然性而引发一场核战争。

(B)如果在地球大气层内发生一次大陨石爆炸,该系统将被摧毁。

(C)对于该系统来说,不可能将一次大陨石爆炸和一件核武器的爆炸区分开来。

(D)如果该系统的设计者没有考虑到陨石爆炸这种偶然性,那么该系统对一次大陨石爆炸将要作出的反应是不确定的。

【解析】:选D,此题目比上题略难一点而已,通过题干中的红色字部分把蓝色字部分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规模相当于摧毁西伯利亚森林的那一次在地球大气层中的陨石爆炸,威力大概相当于1200万吨级的核爆炸,一个世纪大概出现一次。

由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控制的高度自动化的系统对于未预料到的情况的反应是无法预测的。

如果以上关于由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控制的高度自动化的核导弹防御系统的陈述是正确的,可以最适当地得出以下哪一个结论?

(A)在它建成后的一个世纪内,该系统会做出不适当的反应并且可能由于偶然性而引发一场核战争。

(B)如果在地球大气层内发生一次大陨石爆炸,该系统将被摧毁。

(C)对于该系统来说,不可能将一次大陨石爆炸和一件核武器的爆炸区分开来。

(D)如果该系统的设计者没有考虑到陨石爆炸这种偶然性,那么该系统对一次大陨石爆炸将要作出的反应是不确定的。

与数学结合的逻辑题目

【例题3】:在Q国生产收音机的成本比在Y国生产收音机的成本少10%。即使把运输费用和关税加上,一个公司将收音机从Q进口到Y国仍比在Y国生产的收音机便宜。

以上所选,如果是正确的,最有力地支持一下哪一个论断?

(A)Q国的劳动力成本比Y国低10%。

(B)从Q国进口收音机到Y国将减少Y国10%的制造业就业机会。

(C)对从Q国进口到Y国的收音机征收的关税少于在Y国制造该收音机的成本的10%。

(D)将收音机从Q国运到Y国的运费大于在Q国制造该收音机的成本的10%。

【解析】:选C

文章分析:Q成本=Y成本*(1-10%), Q成本+运费+关税< Y成本

选项分析:A,B项仍可以简单的用文中未涉及的内容来排除,而D选项明显说反了

(A)Q国的劳动力成本比Y国低10%。

(B)从Q国进口收音机到Y国将减少Y国10%的制造业就业机会。

(C)对从Q国进口到Y国的收音机征收的关税少于在Y国制造该收音机的成本的10%。

(D)将收音机从Q国运到Y国的运费大于在Q国制造该收音机的成本的10%。

与语文结合的逻辑题目

【例题4】:一旦一个人行为的任何部分有损害地影响他人利益,社会就对其有审判权,对这种行为的干涉是否能提高总体福利成为一个公开讨论的问题。假如一个人的行为没有损害他人利益,那么就不应该对其进行社会审判。

作者在上文中主张

(A)社会是不依赖于个人行为的。

(B)当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有利时,一个社会的总体福利被提高。

(C)没有损害他人福利的行为不应当受到社会审判。

(D)总体上讲,人们的利益是相互排斥的。

【解析】:选C

其实就是一个语文题目,文章的两句话内容互为否命题,选项C直接重复第二句话。BD两项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道理,但是在文中并未提及,应利用头脑空白原则将其排除。

稍微换一个花样

【例题5】:以下哪一项能最好地完成以下短文?

投资者越担心他们的钱遭受损失,他们就越要求他们的投资有较高的潜在收益。大的风险必须要被高回报的机会所抵消,这项原则是决定利率时的基本原则,并且它可以从以下事实得到证明,即 。

(A)进行非常有风险的投资而不用担心他们的钱遭受损失,这种能力将成功的投资者与其他人区分开来。

(B)贷款人对无担保贷款收取比抵押品担保的贷款更高的利率。

(C)在高通货膨胀期间,银行向存款人支付的利息实际上可能低于通货膨胀率。

(D)任何时候,一个商业银行有一个期望它的所有个人借款人支付的单一利率。

【解析】:选B

其实形式上面虽然换成了完成短文题目,但是根据头脑空白原则,既然我们什么背景知识都不了解,空格内容也就只能从文章之中得来。但文章中的内容其实是一个原则,选项是需要符合原则的事件,所以选项中也就必然出现文章中没有出现的内容。选项B抓住了文章原则中的风险与受益的正向关系问题,显然无担保贷款要比担保贷款风险更大,选B。

大家可以尝试把例题一和例题四改编成例题五的形式,其实只需要把两个例题中的第二个句子变成选项就可以了。

结论题总结:需要从文章中推理出答案的可以被看成结论体,对于这种题目,主要把握两个内容,第一,选项从文章二来并且多数是文章中两句话的综合,第二,选项中出现文章中没有出现过的内容一般不正确。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