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逻辑游戏类题目,是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结论的题目。比起第一类结论题目,他的逻辑性和趣味性都更强。
4.2 问法:
根据上述条件,下面哪个选项正确?
…
4.3解题法:
要严谨,把握住可能和必然
【例题24】:宿舍楼的高度为二层到六层不等,如果宿舍在二楼以上,它就有安全通道。如果上面陈述属实,则下面哪项也是正确的?
(A)位于第二层的宿舍没有安全通道。
(B)位于第三层的宿舍没有安全通道。
(C)只有位于第二层以上的宿舍有安全通道。
(D)位于第四层的宿舍有安全通道。
【解析】:选D
“如果二层以上,就有安全通道”,说明二层以上的情况是必然的,而二层一下的情况存在各种可能性,不能判定,故ABC都不正确
但是,有时候对于公务员考试又不能太认真
【例题25】: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教授几乎都是得到过博士学位的。目前,我国有些高等学校也坚持在招收新教师时,有博士学位是必要条件,除非是本校的少数优秀硕士毕业生留校。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
A.在我国,有些高等学校的新教师都有了博士学位
B.在我国,有些高等学校得到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在增加
C.大学教授中得到博士学位的比没有得到博士学位的更受学生欢迎
D.在我国,大多数大学教授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少数正在读在职博士
【解析】:选B
本题中A项的“都”字,C项“受欢迎”和D项“在职博士”都非常明显错误。所以只好选D。但其实D选项也有问题,“有些高等学校招收新教师博士学位是必须的”并不能直接带来“得到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增加”这样的结论,因为题目中并没有给出信息在这些大学中,现在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在总教师中的情况,如果现在大学中的教师都是博士的话,按照本题论述,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仅不一定增加,还有可能降低了。但是由于其他几个选项错的更加离谱,所以只能选择B项。
把题目条件数字和图像化
【例题26】: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情况如下。
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
乙是法国人,还会说日语。
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
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汉语。
戊是法国人,还会说德语。
请问如何安排?
A、甲丙戊乙丁
B、甲丁丙乙戊
C、甲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乙
【解析】:选A
既然是圆桌,就说明五人不存在顺序问题,也意味着可以从五人中任意一人入手。
把第一个条件“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简化表达为“甲(中英)”,就可以知道甲旁边可以坐会说中文或者英文的人,由于是圆桌,所以左右顺序都可以不考虑,故甲旁边先放“丙“英法”,不断类推就知“甲(中英)丙(英法)戊(法德)乙(法日)丁(日中)”,再稍加观察,就知选A。
【例题27】:在评奖会上,A、B、C、D、E、F、G、H竞争一项金奖。由一个专家小组投票,票数最多的将获金奖。
如果A的票数多于B,并且C的票数多于D,那么E将获得金奖。
如果B的票数多于A,或者F的票数多于G,那么H将获得金奖,
如果D的票数多于C,那么F将获得金奖。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并且事实上C的票数多于D,并且E并没有获得金奖,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
A.H获奖 B.F的票数多于G
C.A的票数不比B多 D.B的票数不比F多
【解析】:选C
把所有条件用简明方法表达出来
If A>B and C>D, E
If B>A or F>G, H
If D>C, F
最后,事实上C>D, E没有奖金
根据问题的事实推理,事实仅与条件一相关,当A>B and C>D时,E得奖金,然而最后E没有得奖金,根据逆否命题,得知 A>B 与 C>D并未同时满足,结合问题条件C>D,可知A>B条件不满足。 最后选择C选项
【例题28】: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三人分别是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
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解析】:选C
汤姆、卡尔和乔治分别写成T,K,J,律师、推销员和医生分别写成小写l,s,d
J>d, T<>s, K>s
因为本题是双重排列问题,也可以写成两排
K J T
s d
条件列完之后:明显涉及s的条件最多,马上看出s只能是J,而J>d,所以T必然是d。其实只要图列出来,所有内容就都迎刃而解了。
从最特殊或者限制条件最多的地方入手
【例题29】: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情况如下。
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
乙是法国人,还会说日语。
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
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汉语。
戊是法国人,还会说德语。
请问如何安排?
A、甲丙戊乙丁
B、甲丁丙乙戊
C、甲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乙
【解析】:选A
要在圆桌上自由交谈,就意味着每个人至少要同两个人可以同时交谈,观察题目条件,只有戊一个人会讲德语,故旁边必须保证有两个人讲法语,所以乙丙必须在戊旁边,这样就只有A选项符合要求。
【例题30】: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解析】:选A
观察题目,有三个人提到丁,所以先从丁入手;乙供出丁,但是丁失口否认,乙丁两个人口供矛盾,这一对关系最为特殊。再加上题目条件“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乙丁必有一个人说真话;如果丁说真话,则推出丙没有作案,进一步推出甲说假话,违反“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个条件,所以丁一定说假话。
【例题31】: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甲说:“我是A型。”乙说:“我是O型。”丙说:“我是AB型。”丁说:“我不是AB型。”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话是假的。
以下哪项成立?( )。
A.无论谁说假话,都能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B.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C.丙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D.丁的话假,可推出四个人的血型情况
【解析】:选B
观察题目,甲乙两个人论述完全同性质,暂不考虑,丙丁两人都涉及AB型,优先考虑。如果丁说假话,则意味着丙丁二人血型相同,所以不可能;丙说假话,则意味着丙丁都不是AB型,也不可能。所以不必进一步推断,即可推知答案为B。
【例题32】:乙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名工作人员。(1)有人会使用计算机;(2)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3)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这三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地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
A.12人都会使用 B.12人没人会使用
C.仅有一人会使用 D.不能确定
【解析】:选A
观察题目,可以看到只有第三个条件涉及了具体的人“所长”,所以先从第三个条件入手。假设第三个条件为真,即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则第二个条件也将为真,违反只有一个条件为真的前提;所以第三个条件必为假,也就是所长会使用计算机,则进一步推出条件一为真,条件二为假。所以答案为A选项
对于公务员的逻辑游戏题目,其实推理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条件记忆和条件观察,大家只要做到把条件在草稿纸上简化的列出,并且针对限制最多或者最特殊的条件入手,都可以很快的把题目解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