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公考必看: 阅读资料的四大渊源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  www.91test.net  2008-08-19 00:00

  三、周刊媒体

  此处所说的周刊媒体,专指带有新闻性质的刊物,如《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半月谈》等等。

  周刊作为杂志中的一个子类,近几年在我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周刊的出版周期一般为7天,对周刊而言,它的重点不是放在报纸要求的新鲜性上,也不是放在杂志的大而全的分析上,而是把握独特的视角、提出新颖的观点、展开锐利的评价。

  虽然把周刊看作杂志中的一类,但它的特点却可以说介于报纸与普通杂志之间。一方面,周刊虽然不像日报那样要求非常高的时效性,但也被一定的时间范围所限制,由于周刊是一周一个主题,因此对选题的把握也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甚至在出现重大新闻事件时,有时也会像报纸那样出“增刊”、“号外”。另外由于周刊也属窄众类媒体,读者在阅读时希望能与刊物的内容产生共鸣,因此周刊也具有杂志的深刻性、观点性。

  带有极强新闻性质的周刊,不同于一般时尚性质的消费周刊。由于受开本的限制或受特色定位因素的影响,有的新闻性质的周刊篇幅较短如《半月谈》,有的篇幅较长如《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命制的背景  怒江是我国主要的国际河流之一,在我国境内2 020公里,出境后怒江被命名为萨尔温江,汇入印度洋。怒江中下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待开发量在国内众多江河中排名第二。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布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中国计划在怒江中下游开发总装机容量达2 132万千瓦的水电,包括了怒江中下游松塔、丙中洛、马吉、鹿马登、福贡、碧江、亚碧罗、泸水、六库、石头寨、赛格、岩桑树和光坡两库十三级梯级的开发方案。这意味着从源头到流出中国尚无一处工程的“处女江”怒江,也被列入开发规划当中。一时间,争议声起,怒江的命运引起人们的关注。

  2003年8月13日,有关部门曾牵头召集几大电力公司和相关部委,讨论怒江流域水能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与建设的规划。在这次会上,赞成开发的意见占主流,专家们列举了怒江开发可能带来的诸多有利影响。

  9月3日,在北京举办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与会的大多数专家对怒江水电开发持反对意见,并从河流生态、地质地理、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动植物种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怒江的开发将弊大于利。

  10月20日~2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怒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会学、生物、动物、经济、环保、景观等学科的12位专家和云南省各部门的官员,两种意见在会上再次交锋,而且甚为激烈。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有两位专家参与了怒江水电开发的论证,一位是生态学者党承林,另一位是国际河流专家何大明。虽然在一个学院里共事,但是两位专家的意见针锋相对。

  关于怒江水电开发的争论并不是只在何大明和党承林这两位教授之间,但是他们两个人基本上代表了正反两方的主要观点。

  何大明认为,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河流都已经进行了水电开发,只有怒江和雅鲁藏布江还保持着原始生态,而这种原始生态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何大明:“我们非常希望能够保护这么一条天然河流,因为它未来的潜在价值肯定是非常大的。因为现在我们的技术,我们开发没到那个程度,很难估算到底它有多大价值,但是你看得见它的潜力在那里。”

  但是党承林并不赞同何大明的这种说法。党承林:“所谓的原生态指的是什么,这个概念到现在我都不太理解。怒江中哪一条河没有人生存,哪一条河没有人在利用,只是利用的程度不同,利用的程度的大小不一样。”

  出于对原始生态的理解不同,两位专家对怒江的价值作出了不同的判断。然而对于怒江生态的现状,在每个人的眼中都是相同的。

  2008年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的取材、试题的设置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

  (二)2008年中央机关及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申论试卷  ……

  (详细内容可参见人事考试网决胜公考?真题解析系列《历年真题汇编及专家详解》)

  (三)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给定资料”的来源阅读分析  作为2008年中央、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给定资料6、7,其主要来源于2004年12月6日《瞭望》周刊的一篇题目为《怒江“争”坝》的文章。作者是新华社记者  李自良。另外,此份试卷第一题的答案也是源于此文,原文(节选):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11月13日联合召开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环评审查会”,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15名专家组成了审查小组,审查了由国内多家权威机构参与共同完成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这将给持续一年的怒江电站的争论下一个决断。虽然在审查中个别专家还有不同意见,但与会绝大多数专家已基本认可这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修改完善报告书并完成审查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即将正式批复怒江梯级电站的开发规划。 怒江水电开发,注定要成为一次有标志意义的事件。在这一事件即将取得决定性进展之际,让我们对此作一次回顾和审视。

  怒江开发:两库十三级电站

  2003年9月3日以前,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关于怒江水电是否开发会成为问题。

  1999年,国家发改委根据我国的能源现状,根据有关人大代表的呼吁,决定用合乎程序的办法对怒江进行开发。于是拨出资金,由水利水电规划总院牵头,用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两家设计单位——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由这两家设计院对怒江中下游云南境内的水电开发进行规划。

  ……

  此时,已经准备摩拳擦掌掀起怒江水电开发高潮的建设者在兴奋地等待着国家发改委批复的规划报告,但大家都忽视了这样的声音:在审查会上,国家环保部门提出,下个月即9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要正式实施,要求大型电站规划必须专门做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鉴于怒江水电开发的规模和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日期的临近,要求专题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时至今日,怒江水电开发的控股方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总经理郭世明仍感到不公平:“明明审查会举行时还不到9月1日,就不应该按9月1日后的要求。这个新要求使我们的批复不得不延后。”

  保卫怒江:反对派慷慨陈词

  2003年9月3日“打响”了反对在怒江建设电站的所谓“保卫怒江第一枪”。当天,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环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包括5名院士在内的27位专家指出:“怒江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两条未被规模开发的大河之一(另一条为雅鲁藏布江),为我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和世界自然遗产地,其潜在的生态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为使怒江流域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原始生态环境相对完整的生态河流,不宜在此开发水电。”

  ……

  一些专家成为反对派。归结起来,反对派主要有两个核心观点。一是开发水电会破坏生态环境;二是开发水电不是怒江州脱贫的惟一选择,可以考虑保留好生态环境,开发旅游产业。

  ——怒江州怒江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峡谷,其连续深切的峡谷形态以及谷地湍流的水流流态,使之在世界大峡谷中占据重要位置,有可能成为第二或第三大峡谷,因此是世界级峡谷旅游资源。水电站的建设将极大地降低其品质和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将会丧失其独特性、自然性和完整性。

  ……

  ——不要片面地认为修建大坝就会使当地农民富裕起来,如果处理不当,移民就地后靠,不仅会使农民丧失地力较好的耕地资源,而且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加剧当地的贫困化。建水电站的最大受益者当然是电力公司,地方政府也能够脱贫,但群众不一定能得益。专家对澜沧江漫湾电站进行的研究表明:自漫湾电站建成投入运行后,国家财政每年可从漫湾电厂获利1亿多元,省财政获利5 000多万元,云县、景东、南涧、凤庆4县共获利5 000多万元,漫湾电厂和省电力公司共获利1.2亿多元。但是,库区淹没前,漫湾移民人均纯收入曾高出全省坝区平均值11.2%,人均产量高于坝区平均值63.5%,至1997年库区淹没后,据移民生产生活普查统计,库区人均纯收入水平仅为全省水平的46.7%,后靠移民与就地安置移民比建水库之前人均生产粮食减少四五百公斤,收入大幅下降,有的农民甚至靠拾水电站的垃圾为生。

  针锋相对:水电开发是最佳选择

  面对环保人士的指责,另一些专家针锋相对,支持派也是两个基本观点:怒江已不是什么原生态河流,保存价值并不大,开发水电影响生态环境较少,一些方面还能促进生态保护;对怒江来说,解决几十万人脱贫问题,水电开发是最佳选择。

  ——怒江中下游2 000米以下没有自然保护区,低海拔地带植被已所剩无几,凡海拔2 000米以下河谷或山坡可以开垦的均已为耕地或次生灌丛及草坡所替代。水电开发不存在对当地原生植被的严重影响。怒江两岸有兽类154种,鸟类419种,两栖类21种,爬行类56种,昆虫1 690种,这些物种绝大部分分布在2 000米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内并得到了保护,怒江河谷水电开发不会直接对陆生动物物种的生存造成影响。与云南省其余5大水系相比较,怒江水系鱼类的种类是最少的,怒江共有土著鱼类48种,特有属1个,特有种类17种。没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中的鱼类,规划河段无长距离洄游鱼类。

  ……

  ——在怒江这样一个远离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地区,不可能再找到比水电更好的产业。“怒江全部梯级开发后每年可创造产值340多亿元,直接财政贡献可以达到80亿元,其中地税年收入可以增加27亿元。开发后,实现以电代柴,怒江每年可节约50万立方米现在被当做燃料的木材。再次,给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据此推算,怒江中下游水电站将可带来44万个长期就业机会。”

  各持己见:工程在争论中推延

  从去年9月份以来,两种观点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在几次专家座谈会上,两派专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批驳对方的荒谬。反对者经常会这样说:“天天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河流的生态都破坏了,还谈什么和谐”,“算算账,老百姓到底有什么收益”。坚持者也免不了冷嘲热讽:“说怒江还是生态江,请问你去过怒江吗”,“说怒江就应该保持现在的状况,适合旅游,但让你常住那样的地方行吗?”

  ……

  环境影响评价成为争论最后评判的依据。怒江中下游流域水电开发与否的争论,目前主要集中在水电开发是否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惟一选择以及对生态、动植物、水生动物等影响的大小上,即开发怒江造成的环境影响、生态问题、社会问题等是否能接受,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才能够解决,即使是定性的判断,也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来回答,因此,必须依法尽快开展怒江流域水电开发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报告:基本肯定开发规划

  看到目前这个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云南华电怒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伊恂说:“一颗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可以明确,怒江电站的建设并不会对生态造成颠覆性影响。”她看过报告全文后说:“实际上报告对此前争论不休的几个重要的细节也是有描述的。过去老有人说大坝的建设会影响几种珍贵的洄游鱼类,现在调查结果,只有一种洄游性鱼类有影响,但这种鱼在支流也有。过去老有人说水坝建设会影响‘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现已认定,三江并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的高度为海拔2 000米,而怒江梯级电站最高坝高也仅1 570米。还有反复炒作的大坝建设会影响野生稻,现经过实测,光坡电站建设稍有影响,但此类野生稻并不为当地独有,坝高以上也还有丰富资源。”

  ……

  作为省人大代表的中共怒江州委书记解毅在人大代表意见征求表上写了这样一段激情洋溢的话:“开发怒江水电资源,让怒江为怒江人民造福,这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功业,是怒江两岸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出路。我个人赞成开发,应该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走一条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环评审查:仍有争论但总体认可

  11月13日,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环评审查会”,14个单位、78位代表参加,审查会专家组由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15位专家组成,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与会代表和专家对《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全面审议,已初步形成审查意见。

  ……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以人为本,人总比鱼重要。当地群众生活极度困难,移民恰是脱贫致富的好机会,怒江水电规划的移民很少,移民工作完全可以做好。移民不要全搞农业,可以搞二三产业,与城镇发展结合。对移民除了初次投入,每年都要继续给予关心,这样移民就是受益而不是受害。集中安置还有利民族文化的保存,唐人街离中国十万八千里,民族文化照样能发扬光大。

  ……

  通过对比阅读2008年中央、国家申论试卷给定的资料与其以上资料来源的原文,考生可以发现,不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当地的政府官员,他们的发言都代表不同的声音。即使同是支持派或同是反对派,他们不同的话语可能表达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但持同一个基本观点两个人的说话内容绝大部分不会重复。因此,考生在阅读像这样把给定资料的内容分为两大基本对立观点时,可以采取“两分法”,即,首先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弄清楚两大基本对立观点,这一步比较容易实现,因为许多文章在内容的起始段就已给出;其次在阅读两大基本点的相关材料时,要采取“各个击破”的阅读方式。因为这类材料在表现两大基本观点时,多是把持同一个观点的相关材料聚集到一起来说的,采取这种阅读方式有利于提高考生的阅读效率。


|网站导航|联系方式|网站帮助|隐私说明|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版权所有: 浙江公务员考试网,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浙ICP备05060900号-1